嘿,同学们,还在为学计算机还是金融而纠结吗?醒醒!AI早已把这些传统行业卷成了麻花。
历史是个回旋镖。几百年前,蒸汽机一响,真牛马从吭哧吭哧的犁地苦力中“光荣退休”。如今,AI这位“数字蒸汽机”正在将人类这群“高级牛马”从某些脑力流水线上“优化”下来——基础记账、格式化文书翻译、简单代码生成、常规影像初筛……这些流程化、标准化的活儿,正被AI高效接管。
乍一看,饭碗被硅基兄弟抢了?
别慌!咱们人类作为碳基生物,天生自带“灵魂火花”和“创造力Buff”,哪那么容易被硅基芯片取代。AI短期内是会接管不少“搬砖型”工作,但它更像一个超级能干的工具人小弟。它砸掉一些旧饭碗的同时,也在催生更新、更酷、更需要人类智慧加持的新活儿。这场AI革命,最终是让人类腾出手脚,去追求更高大上的创造性事业。未来普通人也能过上富豪般的“躺赢”生活!
那么问题来了,大学里囤点啥“硬通货”,才能保证自己成为挥舞AI鞭子的“快乐农夫”,而不是被拍在沙滩上的“赛博牛马”?
作为在CAE领域摸爬滚打十几年的老将,我给同学们几点干货建议。(先叠个甲:学科无贵贱,选你热爱的才是王道!如果你还在专业迷宫里徘徊,这份攻略仅供参考。)
建议一:狂点“根”技能
AI再牛,也不过是人类数学公式的“电子显眼包”,专攻应用层、工具层——一键抠图、一键写稿、一键做账、一键写bug代码……那些高重复、低创意、强流程化的任务,无疑是AI的“拿手好戏”。
真正让你立于不败之地的,是深扎地底的“根”学科。数学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——这些硬核基础科学,是理解世界运行底层逻辑的密码。啃透了“根”,你解锁的不只是超强逻辑推理、问题拆解能力,更是本源性创新能力。真正的创新从来不是无本之木,必然诞生于对底层逻辑的深刻洞察和融会贯通之上。有了“根”,你就能像大树一样,随时长出适应新环境的新“枝叶”。

创新,永远是最硬核生产力。而这恰恰是当前AI作为工具人的天赋短板。
当年我大学被Navier-Stokes方程虐到头秃,如今用CAE软件给飞机翅膀“算命”稳如老狗:伯努利原理、激波与膨胀波、流动转捩、流动分离、湍流、大涡模拟……全靠它拆解物理机理,解决工程难题。
老祖宗诚不我欺:“学好数理化,走遍天下都不怕!”这话在AI时代,含金量持续提升。
建议二:拥抱“跨学科”
未来什么人才最抢手?必须是复合型六边形战士!
想象一下:你左手敲着代码,右手推着流体力学公式,嘴里还念叨着“这个叶轮设计要更符合空气动力学和美学”。AI见了直摇头:取代不了,取代不了一点!
能把物理方程和AI算法应用到工程实践的工程师,才是真·不可替代。
敲黑板!核心公式来了:
懂“第一性原理”(事物最底层规律) + 会“AI语言”(理解运用AI工具) + 能“落地产业”(解决实际问题) = 未来职场香饽饽!
举个栗子:我一哥们儿,清华航院工程力学博士,主攻流体仿真。他带队搞出一款超牛的电子散热仿真软件,已经在某通信巨头实现国产替代,妥妥的“国产之光”。现在这位老哥正研究把AI智能体、AI代理模型塞进CAE软件,让仿真效率飞起!
专业组合拳怎么打?物理+计算机、数学+金融、生物+信息、机械+AI、材料+数据……打破学科“次元壁”,你就是稀缺的连接器。
什么?你点了“数学+物理+CAE”技能?不好意思,我们云道智造2026校招已经提前锁定你了!
建议三:修炼“形而上”
牛顿搞力学,本质是在琢磨“为什么苹果不飞上天?”爱因斯坦捣鼓相对论,核心是在想“时间是不是在和我开玩笑?”这种追问本质、探寻本源的“形而上”能力,才是人类压箱底的王牌。
哲学不是玄学,在现代科学诞生之前,科学的亲妈就叫“自然哲学”。凡事追问第一性原理,穿透现象看本质,打破知识藩篱,拒绝经验主义和路径依赖——这种深度思考、批判性思维和价值观判断,是AI难以企及的人类高地。
因此,哲学(尤其是科学哲学、伦理学)、认知科学、复杂系统研究,以及顶尖的法学、社会学、历史学等(这些领域需要深厚的人文洞察和复杂的系统思维)都是好选择。理解人性、洞察社会复杂性的能力,永远是刚需。
毕竟,AI可不会主动思考:“宇宙的尽头,到底是铁岭还是五仁月饼?”
最后,聊聊我们CAEer的底气
这两年常被问:
CAE是什么?是基于第一性原理的计算科学,是生成数据、揭示因果的“本源引擎”。AI是什么?是利用数据、挖掘关联的“模式大神”。二者可以强强联合(比如AI让CAE算力开挂,CAE让AI预测更准),而非你死我活。
这就是我们CAE工程师的日常:早上推导模型、方法,上午用代码实现,下午用有限元分析给飞机翅膀“算命”,顺便教AI读懂应力云图,晚上把仿真结果翻译成甲方爸爸能听懂的“人话”。AI能帮我算得飞起,但核心的数学算法、物理模型、结果解读和方案选择,还得靠我这个“老法师”的“根”功底和“跨界”经验撑腰。

说到这,忍不住插播一条“组队邀请”:
云道智造2026全球校园招聘即将启动!我们是一家钻在CAE根技术里的硬核科创企业,目标是打造数字世界的物理引擎,正在寻找有“根”(扎实数理基础)、爱“跨”(跨界学习能力)、懂“思”(深度思考追问)的你!
(文章部分图片源自网络,仅供学习分享使用,如有问题请联系处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