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21日,2025第二届“AI+CAE”前沿技术研讨会在北京成功召开。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仿真学会CAE仿真专业委会主办,邀请了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、浙江大学、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等高校学者和相关领域企业代表参会交流。
作为本次会议的承办单位,云道智造出席大会并作《AI for CAE仿真效率革命,构建电子散热解决方案新模式》主题报告,分享电子散热仿真领域CAE与AI技术融合的创新实践。
报告中,云道智造AI研发负责人吴蕴超博士重点介绍了基于伏图(Simdroid)平台打造的伏图-电子散热模块(Simdroid-EC)。该模块覆盖从芯片级、PCB板级、系统级到环境级的全尺度热仿真,可对电子产品进行高效的热可靠性分析,已在国内率先实现规模化替代应用与标品化销售,成为行业标杆案例。

在该模块扎实落地的基础上,云道智造进一步以AI技术重构仿真效率与使用体验,直击行业“计算慢、门槛高、设计难”等痛点。
基于神经网络算法构建的AI代理模型,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,可实现多参数、多场景的秒级预测,将仿真效率提升超1000倍。同时,云道智造将AI代理模型与仿真APP相结合,工程师无需代码基础就可以在界面内完成模型及超参数选择和训练,之后一键调用模型实现快速预测,让复杂AI技术转化为即点即用的仿真工具。
针对仿真“门槛高”的行业痛点,云道智造研发的仿真智能体以自然语言交互为驱动,实现从“教你做”向“替你做”的跨越。用户无需掌握复杂操作流程,只需输入自然语言指令或上传技术文档,仿真智能体即可自动提炼参数、完成建模与求解设置。例如,在机箱散热仿真中,用户只需输入降低温度的需求,仿真智能体便可调用引擎中的多智能体系统生成风扇调速、材料替换等优化方案,帮助用户“解放双手”。
在设计端,生成式设计模型更是为传统仿真设计带来新突破。通过神经网络学习历史案例与物理规律,将复杂几何转化为潜空间特征,经插值即可生成符合约束的新方案。从汽车外形到发动机支架,生成式设计优化有望在保证性能合规的前提下实现创意迭代,同时根据需求自动优化新方案,大幅简化设计师试错流程,高效探索最优解。
用时代的技术解决时代的问题。云道智造正以AI代理模型、仿真智能体、生成式设计优化重构传统仿真体系,精准匹配行业需求,打造高效、易用的AI for CAE创新仿真方案,为国产仿真工具突破技术瓶颈、赋能工业智能化贡献力量。
